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池州学院“人工智能+双创”调研实践团探秘前沿技术,赋能创新创业教育

池州学院“人工智能+双创”调研实践团

探秘前沿技术,赋能创新创业教育

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深度融合路径,7月12日,池州学院组建“赴合肥‘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调研’实践团”一行8人,先后走进合肥工业大学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及中航工业洪都智能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启了一场丰富且深入的AI前沿探索之旅。

图 1 赴合肥“人工智能+双创”调研实践团在合工大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实验室合影-647700

合肥工业大学的这两个实验室均是省内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高地。其中,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长期深耕情感计算与智能机器交叉融合研究,在情感感知算法、人机情感交互系统等方向成果丰硕;中航工业洪都智能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则在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等方面颇具实力。实践团抵达后,在实验室董老师的带领下,深入科研一线,开启了“技术原理+应用场景”的沉浸式研学。

在情感计算与先进智能机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董老师以“智慧心身工程——构建AI心智,驱动‘行心知’”为主题,为实践团揭示了赋予机器情感认知与表达能力的核心使命。他深入浅出地讲解,情感计算是实现强人工智能突破的关键,实验室正通过情感形式化建模、心状态迁移网络构建以及多模态信息融合三大核心技术路径,让机器具备识别复杂情感的能力。

图 2 董老师为团队介绍多模态情感计算研究内容-647700

实践团成员在智慧医疗应用展厅获得了直观感受。一台搭载先进情感识别系统的护理机器人现场演示,能通过分析用户的语音语调和面部表情实时判断情绪状态。成员们饶有兴趣地互动体验,对机器人的灵敏反馈赞叹不已,感慨“原来冰冷的算法也能拥有感知情绪的‘温度’”。

图 3 搭载先进情感识别系统的护理机器人进行现场演示90170-3142615

随后,实践团来到中航工业洪都智能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在核心区域,成员们沉浸式体验了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研发场景。董老师结合实验室与中航工业洪都的合作项目,系统介绍了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等关键技术在机器人硬件设计与算法优化中的应用。

在仿人机器人HfutEngine展示区,成员们观察到该机器人通过动态平衡算法实现高难度动作,其技术曾在全国机器人锦标赛中突破短跑世界纪录;在RoboCup仿真机器人训练区域,董老师详细讲解了多智能体协作算法的开发逻辑,这些技术不仅在国际赛事中屡获佳绩,更被应用于工业巡检、应急救援等实际场景。

在实验室的“智能交互体验区”,调研团成员亲身参与人机对话系统测试,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机器人完成物品分拣、路径规划等任务,直观感受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服务场景中的落地应用。邓耀辉队长体验后表示:“从理论模型到实体机器人,每一个环节都体现着‘技术-场景-需求’的精准对接,为我们设计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了重要参考。”

5715342900

图 4 实践团在中航工业洪都智能服务机器人联合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

座谈交流环节,董老师聚焦实验室的产学研融合实践,为实践团描绘了人工智能赋能创新创业的广阔图景。他介绍了实验室如何将前沿的情感计算技术转化为智慧家居、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实际应用,还提到实验室开放共享的全球领先规模情感数据库及开源情感特征提取工具包,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宝贵的技术起点和资源支撑。

同时,董老师分享了合肥工业大学“科研反哺教学”的育人理念。实验室通过承接企业技术攻关项目,构建了“项目驱动-学生参与-成果转化”的闭环模式。

-68580414020

图 5 团队成员与董老师在座谈会上交流关于人工智能与与双创实践教育结合点

此次实践让实践团对“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有了更立体的认知。成员们意识到,情感计算作为人工智能的“人性化分支”,其创新创业价值不仅在于技术先进性,更在于对“人的需求”的精准回应。有成员在研学日志中写道:“以前觉得AI创业就是做‘高大上’的机器人,现在发现,能解决一个具体的情感需求的产品可能更有市场生命力。实验室的技术是‘原材料’,创新创业就是把‘原材料’加工成‘用户需要的产品’,这中间需要‘桥梁思维’。”

作为“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此次合工大之行不仅为实践团提供了技术前沿的一手资料,更搭建了“科研资源—教育实践—创业落地”的思考框架。下一步,实践团将继续以“技术研学—需求调研—项目打磨”为路径,深入合肥本地人工智能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探寻情感计算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实际案例,让“三下乡”的实践脚步始终扎根于“人工智能赋能创新创业”的探索沃土,用青春智慧书写科技与创新融合的实践答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成都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成都新闻网 www.cd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