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往年高考临床医学热,今年医学类专业爆冷,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临床医学专业热,至少有十多年了,疫情前后更是炙手可热。

都说报考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分数都很高,在医院做大夫的都是学霸。



然而,今年高考录取医学类专业突然出现了爆冷,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

比如,广东医科大学历史类仅451分,排位比去年下降了2万名,广州医科大学历史类分更低,只有441分,排位比去年下跌6万名,而今年广东省公办二本院校历史类最低投档线都在491分以上,如今出现这样的情况,实属历史罕见。

今年广东省投档线分数最低为贵州医科大学472分,位次是197873位;最高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683分,位次为 167位。



而 2023年贵州医科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4 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博连读)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 686 分。贵州医科大学今年的投档线相较去年的最低录取分数线足足低了52分。

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专业在浙江省的投档分数线为492分,而2023年温州医科大学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 615分,简直出现了暴跌。

湖南省投档线分数最低为辽宁中医药大学430分,最高为复旦大学医学院682 分。

2023年辽宁中医药大学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41分,复旦大学医学院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77分。



近日,多省公布出高考普通类本科批次志愿投档分数线。其中,不少医学院校医学相关专业的投档分数线都比去年低,是大家都被劝退学医了吗?

我有一位邻居,夫妻都是主治医师,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好,他们有一儿一女,女儿是老大,高考时女儿想报医学院,妈妈死活不让女儿报考。

妈妈说,学医太卷了,妈妈曾经为此吃了很多苦,不想让女儿重蹈覆辙。

妈妈说,咱且不说工作后在医院所吃的苦,妈妈上医学院时就苦得不得了。妈妈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周围的同学都很努力,大家一个比一个拼命,真的已经卷到疯狂的地步。



比如上早八点的课,提前一小时到场却坐不到前四排;早上6:30起床,发现有同学6:00就已经起来学习了……还有很多其他的体现,一时记不起了。

五年本科,天天6点起床,每天有背不完的东西,熬不完的夜,医学比任何专业都难学,女儿,听妈的话,别学医了,哪怕是少挣点钱,也比一辈子拼命强。

后来女儿上了师范学院,还考上了研究生,如今在河南工业大学当老师,生活很惬意。

医生的儿子高考时,也想学医,这回爸爸坚决不同意。



爸爸说,儿子,你可想好了,学医周期性非常长,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四年博士,然后还有三年规培,甚至还有专培,等到独立行医你的年龄已经30多了。学医就要接受这么久的“苦行僧”生活,不如学别的专业,早一点学成就业,成家立业。

儿子后来学的计算机专业,如今在郑州一家公司当白领。

我认为,前些年,学医热的原因是:



第一,因为疫情原因,人们对医学类专业的关注度和需求增加,认识到了学医的重要性。

第二,当医生的工资高。医生整体工资偏高,一些三甲医院主治大夫月薪四五万不是开玩笑的,各种补贴多如牛毛,有人说如果一个农村孩子,通过学医当上医生,一下子就跨入了中产阶层,一点都不夸张。

第三,医护人员属于体制内在编制的,收入稳定,社会地位比较高。



那么,为何如今医学类专业出现爆冷呢?也有几个原因:

第一,媒体铺天盖地的宣传医患矛盾,杀医打护的事件层出不穷,成功劝退了很多想要学医的人。

第二,学医周期的确太长。临床医学本科5年,绝大部分还要读研,想进入大城市三甲医院必须读博,到医院后还要经过规培,30多岁才稳定下来,家庭投入的教育费用太多,时间太长。



第三,医生的职业太辛苦。自由度太低,一干就是一辈子。每天看不完得病,做不完的手术,精神没有松弛的时候。

第四,这些年因为医学类专业太热,各种院校年年扩招,医学生已经出现了饱和现象。比如郑州三甲医院招聘医生门槛就是博士生,招聘护士也要研究生。县级医院招聘临床医学毕业生也要研究生文凭,就业难已经在医学类专业得到显现。



老百姓现在对待读大学越来越务实,985、211也不香了,医学院也不去了,都想一毕业就有编制,不用再去卷考研考公。所以医学热一下子就变成了警校热、免费师范生热。

这也可能与大气候有关,与当下的经济形势有关,与就业有关,更重要的是,人们价值观变了,变得现实了,不想吃苦了,想追求安逸享受了,不知道这是不是一个好事!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成都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临近期末考试,家里的气氛随之变得紧张起来。孩子们忙着复习,家长们也开始了各种担忧和焦虑。期末复习阶段,家长如何配合与支持,真正帮孩子提高复习效率?如何做好积极的赋能者?让我们听听资深教师的支招建议。“帮”之有方 “扶”之有效李星澎(北京师范[全文]
    2024-12-23 04:14
  • ↑点视频查看邹教授的最新分享“不能伤害别人,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严重破坏公共秩序,这是我们的底线!”“这样的一件事情,反而告诉了我们,一定要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12月14日,邹小兵教授受大米和小米邀请,来到大米和小米广州黄埔中心与300位家[全文]
    2024-12-23 04:14
  • 继丰台区招生考试中心发布了2025年寒假前小学、初中转学(转入)工作安排后(相关阅读:),东城区和朝阳区也发布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转学工作安排,具体内容一起来看——东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全文]
    2024-12-04 03:51
  • 4年学费48万,这个非全日制的博士有必要读吗?这引起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近日,复旦大学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博士学费收费标准正式公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据相关信息披露,法律博士研究生四年的学费总计高达 48 万,平均下来每年需要 12 万[全文]
    2024-12-03 03:50
  • “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犯错家长难逃其责,作为监护人有教育好自己孩子的义务,但是孩子在学校做错事,老师批评家长合理吗?常有家长吐槽,现在的老师没有边界感,什么事都找家长,不知道到底是学生上学还是家长上学。就拿上学迟到这件事来说,不应该去批评学[全文]
    2024-11-20 03:54
  • 在大学生的读研读博选择中,出国读研往往伴随着诸多困扰。其中,最让大学生难以忍受的便是所在国离家遥远,回家一趟极为不易,同时还要努力克服文化和生活上的巨大差异,那种孤寂难耐之感常常如影随形。于是,一个问题摆在眼前:有没有更好的目的国,可以实现[全文]
    2024-11-10 03:48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成都新闻网 www.cd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