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山东86岁老军人11年资助20名大学生 累计已捐资金10万元

“今年帮我找找,我再助力两个孩子。”两个月前,山东济南86岁的老军人姚光武在电话中告诉记者。近日,各地高校陆续开学,在开学之前,老人已经把助学金转到两名女生的账户。从2012年开始资助大学生,老人已经坚持11年,累计资助了20位大学生。“只要身体允许,我会坚持下去。”老人说。

在2017年齐鲁晚报阳光学子报告会上,姚光武(左)和他资助的学生。

每年资助大学生

八旬老军人坚持了11年

每到夏天,姚光武有一件事一定要做,那就是助学。每年资助一到两个孩子上大学,今年86岁的姚光武已经坚持了11年。

8月中下旬,各地的大学陆续开学,菏泽成武和泰安宁阳的两名准大学生在大学开学前,分别收到了这位从未谋面的姚爷爷转来的5000元助学金。

“通过电话,加了微信,老爷爷人很和蔼,也很温暖。”宁阳女孩园园说。自幼失去父母,一直在亲友的照顾下生活、长大,今年考上大学的她也因为这一份帮助而感动。

“电话里,感觉爷爷很亲切,就像亲人一样。上大学之后,我一定用努力回报姚爷爷的关怀。”家在成武的小满说,再过几天,她将在聊城大学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今年这两个孩子,从小都没有父母在身边,能考上大学非常不容易,能给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安心地读大学,也是我的一份心意。”姚光武说。

2012年,在齐鲁晚报上看到阳光助学活动的新闻,姚光武用自己的退休金第一次资助了两名大学生。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中断过。

从75岁到86岁,每年高考季,姚光武都会惦记着高考的学生们。坚持11年,老人先后资助过的大学生已有20人,捐出的资金也已经有10万元。

受助孩子有个微信群

叫“让生命因学习而光彩”

随着新资助的两个学生入群,姚光武老人11年前建的那个叫做“让生命因学习而光彩”的微信群又热闹了起来。2012年初建之时,加上姚光武只有3个群成员,如今这个孩子们的“网络之家”也变得越来越热闹。

在群里,姚光武时常会鼓励在校学习的孩子们。有新成员加入,或者有学生读研、读博、工作了,大家也会在群里做一下交流。

“群里很多人彼此都不曾见过,但因为姚爷爷在,所以感觉这个群也是我们在网上的一个家。”李佳伟是姚光武第一年资助的两个学生之一,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老家济宁,目前在济宁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工作。

“当年还是个懵懂的农村小孩,还记得第一次跟老人通电话时,姚爷爷嘱咐了很多。之后上大学和工作后,每每有困惑,就给姚爷爷打个电话,他总能耐心地给予疏导。有时候感觉爷爷更像一位人生导师。”李佳伟说,上大学前经过济南,她和妈妈专门去拜访了一次老人。之后,每每经过济南,都要去探望一番,“感觉这是一位有智慧的老人。”李佳伟说。

“我自己年少求学不易,读初一就去参军,参加了抗美援朝,那时候有文化的人少,到了部队里,就越发感受到文化的重要性。因为这些经历,我希望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因为学习而变得光彩。”姚光武说。

对于自己资助的20个学生,姚光武对每一个的近况都了如指掌。老人一直关注着每一个人的成长。“这些孩子的家庭都遭遇了一些变故,当他们生活中遇到困惑的时候,也需要有人给他们一些指导。”姚光武说。

老人已签字捐献遗体

“活着一天就要为社会做一天的贡献”

在姚光武家里,有一个记录本,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他每年都到威海住两个月,这个小记录本也是他每每带在身边的物品之一。在他资助的20个学生中,已经有8个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工作。陈祯研究生毕业后,如今已经是一位中学老师;张家瑞今年南京大学毕业,正在阿里巴巴工作;梁晓敏今年将在北京大学开始自己的博士学习……

“看着孩子们都这么有出息,感觉自己这几年的工作也没有白做。自己年纪大了,不能直接为国家做贡献,这些孩子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也就当是我发挥余热了。”姚光武说,每每听到孩子们考研、考博或工作的消息,自己都特别欣慰。

“一个快90岁的老人,做不了多少事情,照顾好自己,不给社会、孩子添麻烦,此外,发挥自己的一些余热,这也是自己对国家、对社会的一份责任吧。”姚光武说,因为自己的经历,他总是想鼓励帮助人们多学习。在退休前,他曾和同学、朋友们一起捐钱在老家的小学设立过一个奖学金,也曾自己出钱给村里和学校购置图书。

“就是希望大家通过学习创造更好的生活,更好地为国家做贡献。”年龄渐长,除了听力略微下降,生活自律的老人身体依然结实,但他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到红十字会签了遗体捐赠申请表。“这些年,我一直非常感激国家和社会对我的培养,所以活着一天就要为社会做一天的贡献。”姚光武说。(记者 尹明亮)

大学生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成都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临近期末考试,家里的气氛随之变得紧张起来。孩子们忙着复习,家长们也开始了各种担忧和焦虑。期末复习阶段,家长如何配合与支持,真正帮孩子提高复习效率?如何做好积极的赋能者?让我们听听资深教师的支招建议。“帮”之有方 “扶”之有效李星澎(北京师范[全文]
    2024-12-23 04:14
  • ↑点视频查看邹教授的最新分享“不能伤害别人,不能伤害自己,不能严重破坏公共秩序,这是我们的底线!”“这样的一件事情,反而告诉了我们,一定要促进孩子的社会交往。”12月14日,邹小兵教授受大米和小米邀请,来到大米和小米广州黄埔中心与300位家[全文]
    2024-12-23 04:14
  • 继丰台区招生考试中心发布了2025年寒假前小学、初中转学(转入)工作安排后(相关阅读:),东城区和朝阳区也发布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转学工作安排,具体内容一起来看——东城区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全文]
    2024-12-04 03:51
  • 4年学费48万,这个非全日制的博士有必要读吗?这引起了网友们的高度关注。近日,复旦大学法学院专业学位法律博士学费收费标准正式公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据相关信息披露,法律博士研究生四年的学费总计高达 48 万,平均下来每年需要 12 万[全文]
    2024-12-03 03:50
  • “子不教父之过”,孩子犯错家长难逃其责,作为监护人有教育好自己孩子的义务,但是孩子在学校做错事,老师批评家长合理吗?常有家长吐槽,现在的老师没有边界感,什么事都找家长,不知道到底是学生上学还是家长上学。就拿上学迟到这件事来说,不应该去批评学[全文]
    2024-11-20 03:54
  • 在大学生的读研读博选择中,出国读研往往伴随着诸多困扰。其中,最让大学生难以忍受的便是所在国离家遥远,回家一趟极为不易,同时还要努力克服文化和生活上的巨大差异,那种孤寂难耐之感常常如影随形。于是,一个问题摆在眼前:有没有更好的目的国,可以实现[全文]
    2024-11-10 03:48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成都新闻网 www.cd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